万年冰封的弗雷尔卓德是一片被冰雪覆盖的极寒之地,这是瓦洛兰大陆最荒凉、最难以生存的地带之一,在这里的人民需要克服困难才能够寻求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贫瘠、严寒、巨兽、部落争端,与极寒的北欧一样,这里有着类似的文明。

弗雷尔卓德与洛克法
关于洛克法的资料我们只能从奥拉夫的背景故事中看到一丝端倪。

弗雷尔卓德的人民生活在极其困苦的严寒之中,这里有三大部落盘踞于此——阿瓦罗萨的艾希女王、凛冬之爪的瑟庄妮以及冰霜守望者的丽桑卓。

如果说艾希女王的阿瓦罗萨部落占据着弗雷尔卓德最为富饶的一片土地的话,那么洛克法应该是最为弗雷尔卓德最为贫瘠的一片土地了。洛克法是一块沿海半岛,地理位置应该比较靠近瑟庄妮的部落,这里被冰雪完全覆盖,这里的人民从出生开始就要对抗严寒。
奥拉夫与凛冬之爪
奥拉夫是一位典型的洛克法狂战士,他在得知自己将一生平平淡淡最终年老而死后不甘于这种生活,为了作为一位战士在最巅峰的时刻光荣死去他挑战瑟庄妮整个部落并最终获得了瑟庄妮的尊重而加入了她的部落。

在瑟庄妮凛冬之爪的部落标志上我们可以看到是由两把斧头组成的,而这并非瑟庄妮自己的武器,相反却是奥拉夫的标志,由此可见凛冬之爪对于奥拉夫以及洛克法的尊重。
洛克法与北欧维京人

与洛克法相似的是,在遥远时代的北欧(现一般特指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及冰岛)有着相似的艰苦环境,当时那里的人名勇敢、热血、敢于开创。
在公元8世纪到11纪期间,曾有一批被称为“维京人”的人群称为如今北欧文明的标志:
维 京人(古诺尔斯语:víkingr)是诺尔斯人的一支 (斯堪的那维亚人),他们是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侵扰并殖民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的探险家,武士, 商人和海盗。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广阔疆域,欧洲这一时期被称为“维京时期”。这段时间北欧的军事、贸易及人口扩张是斯堪的那维亚、不列颠群岛、西 西里、俄罗斯及欧洲其他地区中古时期历史的一个重要元素。
在 英语中,维京人这个词是从18世纪的传奇故事中引入的,有一种说法认为可能是来源于古代北欧人的古北欧语语言,“vik”意思是“海湾”,“ing”意思 是“从……来”,加起来“维京”意思是在海湾中从事某种事,“vikingr”是在海湾中从事这种事的人。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来源于古英语“wíc”意思是 “进行贸易的城市”,因为后来部分维京人定居到不列颠岛,并和当地人进行贸易。他们在公元800到1070年处于统治地位,对海上交通构成威胁。

“vikingr” 这个词曾经出现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古代卢恩文石碑上面,在冰岛的土语中也意味着“海上冒险”。在英语中“wicing”这个词首先出现在6世纪的古代盎 格罗-撒克逊的诗歌中,意思就是海盗,但当时英国人并没有将北欧海盗称为维京。在中古英语中“维京”这个词已经消失了,但18世纪时又重新出现在传奇故事 中,到了20世纪,“维京”不仅指海盗,意义扩展为指斯堪的纳维亚人,并出现许多新词如:“维京时代”,“维京文化”,“维京殖民地”等。
由 于后来斯堪的纳维亚人沿着芬兰、俄罗斯平原的河流从事商业活动直到东罗马帝国,并在河流沿岸设立殖民地定居,所以后来将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商人也称作维 京,北美洲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也被说英语的人称为维京。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斯堪的纳维亚人都是海盗,他们和其他地区的欧洲人一样也是农民、渔夫和猎人,他们为 了防止海盗入侵也成立了舰队,将所有的斯堪的纳维亚人都称为维京会造成混淆。
——来自维基百科
维京人、维京海盗、维京时代已经成为中古时期北欧的代表元素之一,可以看出洛克法以及奥拉夫的原型正是北欧的维京时代以及维京人。
除了装束上的类似之外,狂战士一词同样出自于维京人:
狂 战士,英文Berserk,这个词来自于“披熊皮者”的意思,由ber(bear、熊)与serkr(衣衫)组成。在传说中狂战士因为受到北欧战神奥利的 神力加持而具有特殊的狂战体质,在危机时刻能够陷入狂暴状态,涌出如同熊和狼一般恐怖的战力。可见奥拉夫狂战士的来源正是出于此。
洛克法与北欧神话
北欧神话是北欧的神话体系,也是享誉世界的神话体系之一。
北欧神话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所特有的一个神话体系,其形成时间相对的较晚于世界上其他几大神话体系。地理学上的北欧,包括今日的瑞典、挪威、丹麦、冰岛和芬兰等国,但一般所称的北欧神话并不包括芬兰,因为芬兰语并不属于斯堪的纳维亚语言,芬兰人有自己的神话,见芬兰神话。
洛基
北欧神话中有许多部分十分特别,大部分的神话都会描写创世的荣光,但北欧神话却着力描述世界的毁灭。神话中的神是会老死的,也是不完美的。这是北欧神话和世界其他神话最不一样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北欧神话相信当万物消亡,新的生命将再次形成,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循环的。

雷神索尔(Thor)搭上战车,与巨人们决战
北欧神话的口头传播历史可追溯到1世纪-2世纪。北欧神话中英雄的后裔,即今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及德意志东北低地的日耳曼民族。西元五世纪左右,日耳曼人大致分布在莱茵河、多瑙河地带,与罗马帝国相邻。

北欧的众神是会老死的,由丰收女神伊登(Iðunn)负责看管能使众神长生不死的魔法苹果—— J. Penrose, 1890.
7世纪左右,随着一批北上的移民移至冰岛等处,日耳曼人的神话在冰岛地区反而保存下来了。至今保留的较为完整的有冰岛史诗《埃达》以及日耳曼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等。
北欧神话中有许多神祗都是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甚至于多次进入影视作品之中。
例如雷神索尔、邪神洛基、战神奥丁等等
在奥拉夫的背景故事中同样透露出北欧神话的因素
奥 拉夫冲进了夜幕中,并决定通过找到并杀死洛克法可怕的怪兽,冰霜之蛇,来证明预言是错误的。这头怪兽已经在它漫长的生命里吞吃了数以千计的人类和舰船之类 的东西,并且对于所有战士来说,只要想迎来生命的终点,都会去挑战这头怪兽。当奥拉夫让自己冲进它阴暗的胃部时,他的意识陷入了黑化状态。刺骨的冰水将他 从黑暗中唤醒,而他的旁边漂浮着那头野兽满是伤痕的尸体。虽然很有挫败感,但奥拉夫没有死心,而是再次启程,前去猎杀每一头带有利爪和尖牙的传奇生物,并 希望下一场战斗能成为他的在最后一战。每当他朝着梦寐以求的死亡进行猛冲时,都会受到狂暴之血的拯救,并把他带出死亡的边缘。
——来自奥拉夫背景故事
在奥拉夫背景故事中的巨蛇应该是受到了北欧神话中有着“尘世巨蟒”及”围绕中庭的巨蛇”之称的耶梦加得。

耶梦加得
根据冰岛史诗《埃达》的记载,耶梦加得是一条身型极为庞大的巨蛇,它与巨狼、死神海拉都充满着邪恶的力量。主神奥丁感到洛基的这三名儿女都是阿斯嘉特的重大 威胁,也将会是破坏世界的祸根,于是分别想出主意来压制它们。奥丁趁耶梦加得还年轻时,就把它扔进环绕着人间世界的无底深海之中,可是巨蛇的体型已经非常 庞大,它把身子伸展,竟然刚好在深海的另一端咬着自己的尾巴。耶梦加得在海中不能挣脱,只好把身体紧拢着,把整个尘世(Midgard)围堵了,因而被称 为“尘世巨蟒”及“围绕中庭的巨蛇”。而它生命中的宿敌,就是诸神之中最强的雷神索尔。

耶梦加得大战索尔
关于耶梦加得与索尔的故事有三则:
被索尔举起的猫

某次,雷神索尔探访巨人国,遇到了当地的国王。国王出了一些难题刁难索尔,其中一项便是要求索尔把国王所养的一只猫举起。以力大无穷闻名的索尔接受考验,谁 知使尽力气都只能举起猫的一只脚,这结果令索尔沮丧不已。最后,国王告诉索尔,原来一路以来的考验都是国王所施的法术,他要求索尔举起的猫,真身其实就是 大蛇耶梦加得。耶梦加得的巨大足以环绕人间世界,而索尔竟然可以把它举起一部分,可见索尔的力量如何强大。
垂钓巨蛇

另 一个关于巨蛇的故事也是跟索尔有关的。某次,索尔随巨人西米尔出海捕鱼,为了向西米尔显露实力,索尔把船开到离岸远处,以巨牛的头部当作鱼饵,放到海洋深 处,用尽毕生气力与咬着牛头的巨蛇角力,成功把巨蛇引出海面。巨蛇耶梦加得冲到海面后,既惊且怒,它不断释放毒气与蛇血,并使力拉扯着,连索尔立足的船只 都受到破坏。这时候,索尔拿起巨锤想要击在巨蛇头上,可是西米尔却怕得把丝线剪断了。跌回大海的巨蛇,从此与索尔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诸神的黄昏

索尔大战耶梦加得
在北欧神话的末日之战“诸神的黄昏”中,耶梦加得与地上的邪恶势力互相产生共鸣。它从睡梦中苏醒过来,在海底不断翻腾着,引起轩然巨浪,并且来到阿斯加特的 土地上,正式向诸神宣战。它的交战对手,正是与它有极深恩怨的雷神索尔。索尔深深了解巨蛇的威力,不敢怠慢,三度把自己的武器巨锤妙尔尼尔掷向巨蛇,都被 巨蛇巧妙避过。巨蛇亦不示弱,一直向索尔喷出毒液。最后,索尔成功以巨锤击中了巨蛇,巨蛇的毒液亦深入索尔的身体,结果双方同归于尽。
而奥拉夫的原画中不难看出雷神索尔的影子,例如多张原画中斧头上的闪电、奥拉夫E技能的图标和特效中的闪电等等。

此外奥拉夫冰河时代的皮肤同样是借鉴了北欧神话中的冰霜巨人尤弥尔的形象。

尤弥尔(神之浩劫)
具有北欧以及维京人元素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例如:

驯龙高手

尼伯龙根的指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