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新浪游戏频道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情人节,一个关于爱、浪漫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在这个本该幸福的日子里,我却因为一款游戏而遗憾与悲伤,这款游戏就是《生化危机7》。七宗罪所述,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皆是人类恶行与欲望。对于人性,《生化危机7》中求而不得的伤情灰色主题贯穿了游戏始终,除了恐怖的游戏内容以外,更多的为我们表述了其人性丑恶的一面。
《生化危机7》人性的抉择
“我觉得这世界上最恐怖的东西,就是人。” 《生化危机7》制作人——川田将央
《生化危机7》制作人 —— 川田将央的短短一句话,解释了他们为何在新作中舍弃卡普空这个生存恐怖系列的前作中不计其数的变异怪物和大虫子。从第一只丧尸回眸一笑把你盯住至今,《生化危机》系列就一直充斥着幻想元素,但在这些幻想型敌人之中,从来不乏人类的存在,毕竟安布雷拉公司不是什么邪神或者丧尸成立的。但这一次,《生化危机7》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彻底。这一次,等待玩家的真正恐怖,就是人类。
仔细回忆一下,从1开始的洋馆,2,3的浣熊市故事的主角不是雇佣兵就是特工警察一类的“精英”。高举个人英雄主义彻底贯彻美帝那一套拯救世界于水火的套路, 于是我们看到了5的飞跃,好玩,大场面,追车,爆炸,火箭筒,比轮船都大的BOSS,生化危机6也很好的继承了这一点,而且发扬光大,说是使命召唤的僵尸模式的超豪华版本都可以。然后我们发现,我们累了,我们操纵的是一个个无所不能的“英雄”成片成片的杀怪,但是我们现实中只是个凡人。如果真的生化危机来了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茫然了。
然后《生化危机7》回归了,主人公不再是以一敌千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蜕变成为一个凡人(当然有人说他也是特工),而本作中的怪物,也不像前作之中的那样变态,动不动来个超级变换形态就能毁灭世界的那种。被病毒感染的有机体,很大程度上就是恶心且只有生存本能的,他们不会说话更不会拿着真枪实弹和你对干。而心灵控制,以及老丈人一家的形态变化,本作中都有比较清晰的逻辑和解释,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这个病毒是处于逻辑中而并非是毫无可能的。
“我们给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注入恐怖感,这可比虚构的怪物要可怕得多。”
——游戏监督中西晃史。
“归根结底是这个母亲、父亲和儿子的设定,这是一个非常有可信度的设定。” 中西晃史说,“我们想展现一个原本温馨有爱的环境可能呈现怎样的黑暗面。家原本是一个给人安全感的地方,但在这里,一切都倒过来了:这个家让人不寒而栗,这个家庭让人毛骨悚然。我们给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注入恐怖感,这可比虚构的怪物要可怕得多。”
“不管多么荒诞,但一想到这些事情可能发生在你我身上,就会让玩家感受到更加切身的恐怖。” 川田将央补充道,“这种让你觉得在真实世界中也会碰上类似事情的不安,或是和你在新闻中曾经看到绑架案或是肢解案产生的对应,是非常重要的。这款游戏不仅只是展现超自然的恐怖,而是要让玩家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可信。”
从在BOSS面前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的慌张到拿枪后的安心,这些都是我们普通人的心里历程,而贝克和伊芙琳,他们从另一个角度也只是普通人,清晰的故事脉络从各种日记文件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贝壳一家如何从善良的一家变成了杀人狂。甚至伊森,米亚,他们没有什么拯救世界的远大理想,只有和自己家人好好在一起活下去的愿望。还有为了战争利益不顾人民死活的zf和安布雷拉,不就是我们现实的象征吗?
《生化危机7》的源头悲惨的开端
2000年,女主米娅所在的某公司开展了研发生化武器的项目。他们用一批10岁女孩做实验研究生化武器,这些被作为生化武器而研究的女孩经过可用性强弱分级,分为E、A、B、C、D。2014年诞生了第一个E系列标本,她的名字叫做伊芙琳。伊芙琳的能力就是感染和操控感染体。2014年10月5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米娅护送伊芙琳转移,伊芙丽却突然暴走杀光了船上的人,米娅受到攻击失去记忆。
米娅和伊芙琳被水冲到岸边,农场主贝克一家四口收留了她们并且细心照料着。噩梦开始了,从小被隔离关起来研究的伊芙琳最想要的就是家人和亲情,身为看守员的米娅被她视为妈妈。除此之外伊芙琳还想要爷爷奶奶兄弟姐妹,贝克一家首当其冲被伊芙琳感染操纵成为其家人。
两年之后,有了贝克一家之后伊芙琳还是不满足,操纵贝克老爹去绑架其他人。没有某公司药物支持的伊芙琳飞速老化,控制能力也大不如前。这些被绑来感染的人要么变异要么直接死去,死了就成为贝克一家的食物。
时间转到2017年,米娅的精神状态时好时坏,想不起来伊芙琳却想起了自己的丈夫伊森,也就是玩家扮演的角色。伊芙琳得不到妈妈,转而想得到爸爸,她操纵米娅写信让伊森过来。
故事正式开始,玩家扮演的伊森来到农场,与贝克一家展开惊心动魄的战斗,准备逃走时玩家要面临一个选择,是救米娅还是救贝克家女儿。选择之后玩家就要与已经和房子化为一体的怪物伊芙琳终极一战。
故事到此结束,却有种更深层次的遗憾。有人说《生化危机7》大不如前,没有宏大的场景和精彩的特效打斗,变成了一款逃生游戏。我反而觉得更加真实的故事更能体现生化危机的恐怖之处。
7代并没有像前几代那样出现什么席卷全球的病毒狂潮,末日式的逃生体验。主角没有456代中的超级英雄光环,BOSS也没有动不动就毁灭世界的能力。被杀害的总统,身手矫健的特工,为了大义牺牲的军人……这些都离平凡的我们过于遥远,7代整个故事都围绕着小小的农舍展开。
在游戏的幻象世界里,代表了伊芙琳的女儿人偶孤单的站在餐厅的椅子上,餐桌上已经做好了饭菜,小女孩望着大门的方向,等待着爸爸妈妈回到家,一家三口能够开心的吃顿饭。然而一切终究只是幻想,等待她的只有无情的子弹。
伊芙琳有错么?当然有,但从小受尽折磨的她自始至终都只是想要一个家,她也不会懂得家人不能强求,她只能用自己的能力去给自己一个假象。老化的伊芙琳对着玩家哭喊“为什么大家都讨厌我?”时,她真的只是个孩子。
而心地善良的贝克夫妇热心救下伊芙琳,却变成了怪物死于非命。老贝克自知自己已经无法得救,趁着伊芙琳的控制变弱的时候,恳求玩家能够至少解救自己的家人。主角伊森与米娅之间不离不弃的感情也让人动容。
游戏看似到这里戛然而止,然而事实并没有到此结束。整个游戏体现出来的都是人与人之间不可磨灭的感情与联系,《生化危机7》里没有英雄,也没有所谓的正义。只有对人性的不断的思考。
何为善?何为恶?
前文提到,生化危机7中是没有善恶存在的。游戏中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属于正义的一方。有人会说,游戏的男女主角是正义的,他们打败了邪恶的生化BOSS,但其实他们只是杀了一个没有自由没有爱从小生活在痛苦与悲伤之中的可怜人而已(还有一群无辜群众)。
而男女主人公的身份什么呢? 女主角米娅:她的身份并不是一个被人洗脑控制的弱女子,她实际上是安布雷拉生化武器研究相关的一个主管,并且是生化武器伊芙琳的监护人。游戏中曾提到了艾伦和米亚隶属特种部队,任务是监管萝莉不要被敌方组织夺取,到了无法挽回的情况下,甚至允许射杀。在这之前,米亚先扮演萝莉监护人的身份掩饰生化武器的实体。何为监护人?说白了就是实施各种实验,搜集各种数据的人。一个在10岁不到的小女孩身上做实验并且收集数据最后到可以杀人灭口的人能称之为好人吗?而且游戏中男主曾多次杀死女主角米娅,但其之后都会毫发无损的恢复原样,那么结局救出的女主究竟还是人类吗?
再看男主角伊森,乍看起来是一个为了找寻失踪妻子的穷屌丝而已,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游戏的最终章,男主听到无线电给佣兵的指示是,直接射杀萝莉。这跟文档里给出的“事件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的应对措施相同,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女主的雇主,和来救男主的是同一拨人,不然的话指令肯定是抢夺样本而不是射杀。另外,当保护伞公司的佣兵来救男主的时候,男主说了句“你们怎么才来。”看来男主跟保护伞公司确实存在着某种不可告人的关系。
正面人物说完,我们在看所谓的反面人物。首先是贝克一家,儿子卢卡斯·贝克是远近闻名的不孝子。更可怕的是其曾经还残忍的囚杀了自己的小伙伴。后来被生化武器伊芙琳控制后更是变本加厉,虐杀被绑架来的无辜游客并以此为乐。游戏中,卢卡斯曾亲口对主角伊森说:“不是谁都希望时光倒流的,我才不想回到我爸爸遇到那个女孩(伊芙琳)之前的日子里”。
显然他是极恶的,并且在罪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得到了毁灭。
再看贝克家族其他人,杰克·贝克心底善良,年轻的他曾经加入海军,退休后和家人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他的妻子玛格丽特也是一个心底善良且极其注重家庭的女人,虽然有一个精神不正常的儿子和离经叛道的女儿,他们一家依然还是活的很幸福。直到邮轮被毁,他们的生活也彻底步入了地狱,好心的他们把米亚和伊芙琳救出,却万万想不到把自己给害死了,游戏中我们被他们各种追着打,而知道了来龙去脉,对贝壳一家,让人心里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悲情。贝壳一家有错吗?明明是救人,做好事,却变成了非人的怪物。
伊芙琳看起来是最大的反派,实则是本作中最可怜的人物,从小被各种测试的她没有童年,没有家人,极度渴望家庭的她却毁了一个真正的幸福的家庭,然而这是伊芙琳的错吗?在被注射了e血清后的她,承受了到老都还是没有一个家的刑罚,流着两行血泪说“为什么你们都那么讨厌我?”这句话一说,我们真的还那么讨厌她吗?而其他本作中的杂病怪物都是由无辜遇害的人所变异而生,那他们究竟算是恶吗?
何为善何为恶?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人性”本是空白,何来善恶之分 善恶是时。时非善恶。善恶是法。法非善恶。所谓的善恶 也只是由你的心来决定。以笔者之浅见《生化危机7》中的恶之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心。
回源溯本,归结病毒更归结于人心
生化的本源是什么?不是超能力的女主,不是变态血腥的怪物,也不是数量庞大的尸海,而是从一粒病毒开始的。由爱德华·阿修佛德(Edward Ashford) 与奥斯华·E·史宾瑟(Ozwell E Spencer)於非洲古代遗迹里的‘始祖花’Sonnentreppe,上发现的古老病毒,令感染者具有复活的能力。是后续的T病毒、G病毒或各种变种病毒的原型。
基因,储存着一个生物体包括种族、外表、生长、死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存在于所有生物体的细胞内。如果我们想改变一个生物体,让他变得更强壮、更敏锐、甚至长出利爪,只需修改基因就可以从根源上达成目的。然而若是想让手臂长满鳞片,则需要修改手臂表皮所有细胞的基因,这项工序复杂到几乎无法实现。从受精卵开始修改虽说可以简化工序,但是如何把想要的基因放入受精卵内又是个问题。不过现在已经有一个现成的东西帮我们完成这步了,那就是病毒。
当病毒携带自身的基因,感染了生物体后,病毒基因就会进入生物体的细胞内,与生物体本身的基因一起复制、转录、翻译,表达出病毒的性状(比如毒性等)。打个比方来说,细胞就像个工厂,它们按照自己的图纸(基因)组装着,突然有一天来了个外来者混进工厂,拿着自己的图纸(病毒基因)却用细胞工厂的材料自己组装,然后组装了一把加特林把其他人突突突死了——大体上病毒就是这样导致人头疼(突突突了神经细胞)、发热(白细胞与病毒激烈交火)和流鼻涕(鼻粘膜并不开心,并对你甩了一堆鼻涕)的。
《生化危机》的故事中将病毒改写的更为理想化,忽略了到底哪个基因对应利爪哪个基因对应鳞片的根本困难,直接变成“始祖病毒又强又厉害,但是毒性超高会让人瞬间死亡;水蛭不强不厉害,但是对环境适应性好。所以始祖病毒+水蛭基因整吧整吧就能变成又强又厉害又不会让人死亡的T病毒”。包括后续的T-维罗妮卡病毒、C病毒等也基本是这个思路。 当然有了病毒并不是一切的开始,这只是诱因,而人类的欲望才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那双手。 安布雷拉公司表面上是一家合法的公司、生产的也是一些保护或治愈人类疾病的药物,但背地里干的却是研究病毒武器与生物兵器的勾当,安布雷拉公司设在莱肯市郊区的休养所(洋馆)其地下同时设有秘密生化实验室,各种肮脏的生物与人体病毒实验均在这里进行。
在洋馆事件发生后,安布雷拉公司非但没有积极组织救援反而将浣熊市当成了检验生物兵器实战能力的练兵场,相继投入了:猎杀者、舔食者、复仇女神在内的多种生物兵器,无论市民是否感染一律杀掉以防泄密,于是乎祥和的浣熊市一夜之间成为炼狱,最后不得不以核弹清场。
企图治愈疾病,希望自身更强,妄图长生不老,幻想争霸世界。是人类的欲望造就了这些病毒得以蔓延,也是欲望让人一点点的堕落。傲慢,贪婪,嫉妒,饕餮等等人类的七宗罪在此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笔者以为,生化危机中的丧尸怪兽其实也象征这人类的这些原罪,他们迅速的在世界上蔓延,最终让世界走向灭亡。
生化之所以魅力大,除了角色,贴近生活的故事也是我们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阴谋论,官商勾结,政府黑幕,制药公司黑幕,这些事,本身就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而人类的欲望本性也一直存在。
毕竟生化病毒从来不是让人打着好玩的,而是实实在在要让人感到害怕的。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黑暗的恶,但也看到了那黑暗中闪亮的一丝善光芒。而善恶有时就在一念之间,这就是人类,一个集合了恶与善的矛盾综合体。希望游戏中所展示的恶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能够警醒我们。存善心得善果终成大团圆。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会同时打开一扇窗,对于所有人来说这或许都是漫长的一夜,那在这个漫长的一夜你是否有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