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剑系列和仙剑一样,也是大宇资讯一手缔造的,不过轩辕剑的诞生日期要早于仙剑。诞生于1990年10月13日的轩辕剑系列迄今已有25年的历史,正统单机作品达到12部之多,除此之外还有诸如《轩辕伏魔录》这样的SLG衍生作品。然而,轩辕剑这二十五年的路并非一帆风顺。
轩辕剑的第一部电视剧便是系列知名度最高的《轩辕剑叁外传天之痕》,这本是理所应该的事情,《天之痕》在玩家心中的影响力不亚于《仙剑95》,游戏一波三折的剧情和陈靖仇、于小雪、拓跋玉儿三个人的时光至今仍旧是很多国产游戏玩家心中的经典瞬间。电视剧同样是授权给唐人拍摄,可以看出,有了游戏口碑的保证,大宇和唐人打算复制仙剑电视剧的成功。
2011年8月8日《轩辕剑外传天之痕》电视剧发布会在横店召开,这次电视剧的阵容十分豪华,主角阵容除了胡歌、刘诗诗、唐嫣、林更新等人气大牌外,还有蒋劲夫、古力娜扎这样的新人加盟,配角也不乏吴启华、郑佩佩、叶童等老戏骨。电视剧定档湖南卫视2012年暑期,芒果台也首次采用了周播的形式。有人担心周播会影响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但这种担心在后来看完全是多余的。该剧开播之后就连续创下收视率的新记录,并且作为周播剧,热度也得到了很好的延续,最终天之痕获得了平均1.68%、单集破二的好成绩。同时电视剧热播时期,轩辕剑这一IP的百度指数达到102万之高,这个百度指数的最高峰值连人气更高的仙剑奇侠传都没有达到过。但是,随着电视剧的结束,轩辕剑的热度便急转直下,可以说这部电视剧并没有使很多剧迷转游戏粉。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虽然《轩辕剑外传天之痕》电视剧未能给《轩辕剑》系列带来像仙剑那样的粉丝和影响力,但是却救活了危机边缘的轩辕剑。原本在《轩辕剑外传云之遥》后,系列就将终结,当时的游戏制作人“小狐狸”吕志凯离职,DOMO小组也不复存在,《云之遥》结局也立出“剑的传说,直到永恒”这样的FLAG,暗示着系列的终结。但是电视剧的热播和高达102万的百度指数却让内地的游戏厂商看到新的商机,大宇与畅游合作的促成给了轩辕剑新的机遇。
在《天之痕》热播三年之后,轩辕剑系列另一部作品《轩辕剑外传汉之云》也将被改编为电视剧。2015年8月由上海新文化承制的《轩辕剑:汉之云》电视剧通过了广电总局的备案,从备案上看,电视剧剧情对游戏剧情做了不小的修改。一开始《汉之云》是打算拍成网络剧,随后升级成了电视剧,据传本部电视剧有杨洋、宋茜、SNH48鞠婧祎等人气偶像加盟,这也将是这部剧一大关注点。
电影:轩辕剑的另一个舞台
2015年8月19日上海新文化与安乐影片有限公司签订了《电影〈轩辕剑>合作协议》,并与安乐公司及江志强先生共同签订了《电影<轩辕剑>监制合约》。电影版《轩辕剑》将由公司与安乐公司联合投资制作,由著名电影人江志强先生担任监制。新文化主要从事影视剧的投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据悉,该影片将充分包含游戏中的关键元素,但可根据影片艺术水准的需要进行适度的加工和创作。新文化称,公司与安乐公司根据各自投资比例享有影片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部及完整版权、其他知识产权及所有相关权力。
众所周知,轩辕剑有多部气势恢宏的作品,比如横跨欧亚大陆的史诗之作《轩辕剑叁云和山的彼端》以及跨越千年的宿命传说《轩辕剑外传苍之涛》,这样的作品如果通过电视剧是很难表现的,而且鉴于电视剧的审批机制,很多涉及历史、民族的部分都会有所改动。而这样的剧情,通过电影的方式是可以展现的。笔者认为,展现轩辕剑宏大剧情的最好方式就是电影,之前新浪游戏对轩辕剑之父蔡魔头的独家专访中,蔡魔头也表示“轩辕剑电影不会只拍一部”,但是由于尚不知拍摄哪一部和具体投资,所以还是持观望态度。
动漫:大胆的尝试
2000年8月大宇资讯与香港视觉出版合作,首次发行官方漫画《轩辕剑叁》,该部漫画故事以轩辕剑叁剧情为主轴,这是国内游戏首次以港漫的形式推出延伸作品。整套漫画还被当作内地育碧代理的《轩辕剑叁外传天之痕》的豪华版中的赠品。随后大宇资讯又授权易水翔麟先后于2002年和2007年创作了《轩辕剑肆》和《轩辕剑伍》的官方漫画。
在《轩辕剑外传穹之扉》的宣传期内,畅游联合大宇在有妖气连载了《穹之扉》的官方漫画,并将漫画作为游戏宣传的一种手段,虽然漫画并未采用游戏内的剧情,但是却很好的交代了人物的性格和一些简单的身世背景,同时又吸引了一些动漫粉丝,成为游戏宣传的一种新的典范。随后官方又授权了《天之痕》的漫画,这部漫画与原本游戏剧情关系不大,目前还在腾讯动漫频道连载中。
除了漫画,轩辕剑还将进行动画的改编。在2015年CJ期间,大宇爆料已和日本东京电视台签署《轩辕剑》动画制作合约,瞄准国际市场。据悉,承制《轩辕剑》动画的极有可能是曾经制作《火影忍者》的团队。
首次推出动画就是同动漫大国日本合作,这一点轩辕剑走在了其他国产单机游戏的前面,但是轩辕剑的宏达的历史风格会通过怎样的形式展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小说:高质量和不完整
轩辕剑在2002年8月首次推出《轩辕剑肆》官方小说,一开始是通过试阅本的方式呈现,随后在同年10月份推出正式版,作者为王帆。这部官方小说对游戏中被砍掉的剧情做了许些补充,比如玩家十分关心的“黑火项羽”的相关剧情,算是对游戏整个剧情的完整诠释。
随后2004年《轩辕剑外传苍之涛》随游戏附赠的官方《原始故事设定集》也可以算是一部官方小说,设定集由《苍之涛》编剧吴欣叡亲自完成,全书交代了整个游戏的剧情构架、设定理念和一些游戏中没有的剧情分支和结局。
在2012年《轩辕剑外传天之痕》电视剧热映之时,市面上推出过两本《天之痕》相关的小说,一本是电视剧小说,另一本是大宇授权的《轩辕剑叁外传天之痕》官方小说。后者由燕垒生执笔,磨铁图书出版,分为上下两册。燕垒生的较好的诠释了游戏剧情,甚至将DOMO工作室中的人物巧妙的融入小说之中,还巧妙的将天之痕两种结局结合在了一起。
轩辕剑并没有像仙剑那样将整个系列的小说改编全部授权给磨铁,而是进行单部授权。随后《苍之涛》小说由真正碎石执笔并于2013年10月完成全书的写作,然而后来因为整个项目负责人的离职,《苍之涛》小说也宣告搁浅。后来据碎石透露,他又接洽了其他出版社希望能出版这部小说,然而目前为止,两年过去了,这部小说仍然没有新的消息。
《苍之涛》小说作者真正碎石曾在微博表示终于完成了创作
轩辕剑出版过的几部官方小说在质量上还是有保证的,但是由于并未采用整系列授权的方式,所以相对来说非常分散,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对于《苍之涛》这样一部口碑巨作,官方小说面临着写完却谈不妥出版社的现实,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手游:自研居多、授权较少
大宇从2003年开始跨足手机游戏, 2006年5月15日大宇发表第一款轩辕剑手机游戏──《轩辕飞噗噗》,光2006年,就一口气发表了五款轩辕剑手机游戏。
而且因为《轩辕剑网络版2飞天历险》授权到日本,也同时将日本地区的飞天历险手机游戏改编权,授权给日本游戏橘子,因此2006年7月还发行了相关的手机游戏《噗噗炼金术》。2008年4月,日本游戏橘子再推出第二款手机游戏《飞剑飞行》。
2008年9月10日,大宇旗下的手机游戏开发子公司上海群宇,正式发表《天之痕手机版》(简体版),是第一款完全把单机内容移植到手机上的手机游戏。由于2006年发行的五款轩辕剑手机游戏,都只是利用轩辕剑系列的背景设定,制作出来的延伸作品,与原始游戏并无太大关连,因此天之痕手机版算是重要的突破。
2009年5月,《天之痕手机版》的繁体版本正式发表,之后两度获得GameStar游戏之星奖项的肯定。
接着轩辕剑的手游也来到了iOS和安卓时代,2011年5月,大宇宣布即将发表一款飞天历险衍生的iPad游戏《开朗噗噗成仙记》。同年6月20日,大宇正式发布该款游戏iPad版,并且正式定名为‘Flying Piggy’,该游戏为英文接口,在欧美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同年8月26日,大宇信息发表该游戏的iPhone版,名称为‘Flying PuPu’。2012年2月,大宇再发行Android版;2012年3月,再推出Window Phone版。
2012年10月24日,大宇再推一款由飞天历险衍伸的iOS游戏《伏魔传奇》。2013年2月4日,大宇在iOS平台上再推出《轩辕剑贰DOS怀旧版》、《轩辕剑外传枫之舞DOS》怀旧版,以DOS仿真器的方式将老游戏放上行动平台。此次移植iOS端的作品全部是由当年《轩辕剑叁》的企划编剧鲍宏修一人完成的。
2013年8月7日,大宇Android平台上推出以轩辕剑单机素材为主的卡片战斗游戏《轩辕神魔传》。2014年5月7日大宇又推出了以《轩辕剑叁》为背景的卡牌游戏《符卡轩辕》,不过该作并未在App Store国服上架,也大陆玩家也无法进行游戏充值,然而这款游戏运营半年多,就于2014年12月9日关服。包括之前提到的《轩辕剑神魔传》也于2014年9月30日结束运营,大宇自研的轩辕剑手游,往往都是这样的结局。
与仙剑的各种授权IP不同,轩辕剑IP很少授权给第三方,目前已知的便是授权给畅游研发的《轩辕剑格斗版》之前做过一次小范围的测试,笔者也曾试玩过,作为一款横版动作手游,《轩辕剑格斗版》跳出了之前众多卡牌手游的束缚,但是却缺少了跳跃、挑空等等动作元素。后来传出腾讯与畅游将联合发行《轩辕剑》IP手游的消息,但是首测之后便再没有消息传来。
在2015年4月9日大宇资讯战略合作发布会上,前畅游游戏事业群总裁王一爆出重磅消息,畅游旗下精英研发团队正在进行《轩辕剑Online》MMORPG手游的研发,最快将于今年年底正式与玩家见面。然而随着王一的离职,这款手游的命运也不得而知。
2015年9月大宇自研的ARPG动作手游《轩辕剑之昆仑镜》也进行了菁英测试,这款全3D的动作手游在战斗上有着很多创新和亮点,但交互玩法上还有待加强,不过好在这只是第一次测试,有了好的框架,如何去完善交互设计,这是大宇手游团队应该考虑的。目前这款手游大陆地区将由胜利游戏代理发行。
算上完美移植iOS平台的《轩辕剑叁外传天之痕》目前轩辕剑已知的手游达到17款之多。在2015年8月,大宇资讯还透露了,制作《天之痕》全新手游的消息,这样算下来也有18款游戏了。虽然大宇资讯早在2003年就涉足手游,并且推出过一系列手游产品,但是这些游戏没有一部能在目前衡量手游热度的重要指标——充值流水上有所表现,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对于轩辕剑的手游,大宇其实可以像仙剑那样,将IP授权给大陆厂商研发,毕竟他们更懂得玩家的口味和需求。不过轩辕剑还是有一部曾经占据iOS付费榜首位的游戏,那就是单机移植版的《天之痕》。
《轩辕剑叁外传天之痕》iOS版上线后,迅速占据两岸三地付费榜首
页游:经常在测试后就死去了
2012年12月26日一款名为《昆仑镜web》的ARPG页游开启了菁英测试,这款游戏由大宇研发,采用unity3d引擎,随后在2013年01月28日《昆仑镜》开始了不删档封闭测试进,此次测试一直持续到2013年09月17日,然而在封测结束后,远方就再没有消息传来。
2013年8月一款名为《轩辕剑web》的页游开始宣传,这部游戏仍旧是大宇研发,代理商为畅游。然而到了10月,这部游戏的名字又改成了《上古神器》并且进行了封闭测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014年5月,37游戏宣布获得大宇《轩辕剑》页游的独代权,并且表示要筹备千万级推广,打造最强页游IP。后来37也确实做到了,这款名为《轩辕剑之天之痕》的页游请来了刘诗诗做代言人,并且花重金进行了推广。目前这部游戏在进行不删档测试中,相信以37游戏在页游领域的影响力和不遗余力的推广,这部游戏会成为轩辕剑几款页游中可能会成功的产品。
端游:曾具备高素质和影响力
轩辕剑IP的端游一共有五部,分别是自研的《轩辕剑网络版》《轩网II飞天历险》《天之痕Online》《轩辕剑外传Online》以及授权给畅游研发的《轩辕剑7》。
轩辕剑网络版是一款MMORPG,这部游戏采用大宇自研的《轩辕剑肆》的3D引擎开发,英文名字叫做“Chain of Life”,翻译过来就是人际链,这是游戏的核心玩法。在游戏中,玩家之间可以通过赠送特定的礼物来建立彼此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目前有五个种类:亲人、师父、徒弟、朋友、情侣。建立了关系的玩家可以使出本关系所特有的合击技,并且随着关系的加深,合击技的等级和威力也会随之加强。
游戏在台湾地区2002年 7月 4日开放测试,2002年8月1日进行扩大测试,2002年10月1日正式版上市。2006年由于大宇财务紧张并对商网星的缩编,导致了服务器减少,简体版停止了点卡贩售。2010年12月10日简体版停止储值。
虽然这款游戏的官方服务器已经停止运营,但私服中仍然聚集了大批玩家,众多玩家在轩辕剑贴吧发帖回忆和怀念这款游戏,有位玩家这样评论道:“《轩辕剑网络版》真正建立了一个人与妖魔和平共处的理想国”。
《轩辕剑网络版II:飞天历险》采用RW引擎开发,游戏美术风格为清新明亮的赛璐璐画风,于2005年9月3日正式营运收费。虽名为轩辕剑网络版二代,但是故事剧情以及背景设定与《轩辕剑网络版》并无直接关联。这款游戏除了大陆和港澳台之外,还先后在日本(游戏橘子)、欧洲15国(Game Media Networks)、印尼(PT。 Dutakom Wibawa Putra)、泰国(Golden Soft)、北美(Aeria Games)等地区发行,是轩辕剑端游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一款。甚至去年北美的代理商还在Steam上发起了《飞天历险》的复活计划,今年8月《飞天历险》在Steam上架。
2008年2月,网星因多方面原因终止与大宇的合作,旗下网游《飞天历险》等大宇网游产品皆停止运营,但官网、服务器等业务并未停止。
随后大宇自研的端游《天之痕Online》和《轩辕剑外传Online》无论在游戏自身质量上和运营上都无法和之前两部相比,其中《天之痕Online》于2014年4月15日停止运营,轩辕剑外传Online》2013年8月19日停止运营。
2012年的畅游GAME+发布会上,畅游公布了一款名为《代号X7》端游的概念演示视频,画面的惊艳效果令人记忆犹新。这款游戏采用畅游自研的“黑火引擎”。众所周知,黑火是《轩辕剑肆:黑龙起兮云飞扬》中左右剧情的重要物质,所以当时便有人猜测这部端游是否会和《轩辕剑》有关。
随后畅游公开了与大宇的合作,大宇授权畅游研发正统续作《轩辕剑7》(就像《最终幻想》系列中的11和14那样)和代理轩辕剑单机续作这两件事情成为当时处境岌岌可危的大宇的一根救命稻草。随后畅游展开了对《轩辕剑7》端游的一系列宣传的一系列动作。首先是游戏制作团队。畅游表示《轩辕剑七》集合大宇畅游两岸三地研发精英,他们邀请了轩辕剑之父蔡明宏担任总顾问、前剑网三主策划“叶五少”孟凡担任畅游团队方面游戏制作人、畅游韩国分公司则将提供顶级美术团队,为《轩辕剑七》带来国际化视界。接着畅游又投资拍摄了《轩辕剑7》主题微电影,该电影以天之痕电视剧中主演蒋劲夫和古力娜扎为主角,并在湖南卫视播放。在《轩辕剑六》上市前夕,畅游公布《玄天之役》游戏宣传片,展示了多人机关攻城战役。除此之外,他们还斥巨资邀请配乐大师梁邦彦为《轩辕剑7》作曲数首(据悉音乐的单价高达7位数人民币/首)。然而,从2012年至今,游戏并未进行过一次公开的测试,中途游戏的制作人孟凡也因为人事调动离开了轩7研发组。虽然2014年畅游GAME+新品发布会上我们仍旧可以看到《轩辕剑7》最新的场景宣传视频,但是2015年的GAME+上《轩7》就没有再次出现了。和《轩7》同期公布的另一款重度IP端游《蛮荒搜神记》已于2015年5月21日开启了精英首测,而轩7却至今未曾露面。这款游戏的现在的处境究竟如何呢?之前主导与大宇合作的前畅游游戏事业群总裁王一今年离职后,这个项目还会继续吗?
《轩辕剑》IP的端游给人一种前期势头强劲,后期疲软的感觉。不管怎样,轩辕剑与畅游的合作可以说是轩辕剑命运中的转折点,畅游的代理使得轩辕剑单机续作得以延续,大宇通过授权畅游研发《轩辕剑7》端游也得到一笔授权金,得以暂时度过财务的危机。以目前大宇的财力,很难再投资研发MMORPG,以目前端游萎缩的态势,大陆也鲜有游戏厂商愿意投资端游研发了。畅游今年Q2的财报并不好看,畅游表示由于互联网用户正从PC向移动端迁移,不会再立项新的端游项目,未来将加大在手游业务上的力度,将更多的资源分配到手机游戏的研发上,专注移动游戏市场。《轩辕剑7》的命运,还真是个未知数了。
综上,我们发现轩辕剑是最早涉足泛娱乐领域的单机游戏,但却是目前这几把剑里发展最滞后的。无论是百度指数还是微博人气,目前的轩辕剑都远远不及仙剑奇侠传和后起之秀古剑奇谭。作为国产单机的老大哥,造成轩辕剑目前窘境的原因有哪些呢?
游戏外传的副标题分散和降低了原本的IP影响力
轩辕剑有个传统就是一部单机正传之后,都会再出一套外传作品。而且外传由于沿袭了正传的引擎和一些场景、系统,可以在游戏剧情和人物刻画上下更多功夫,加之研发团队对游戏引擎的进一步吃透,往往外传都会较之于正传会有全方位的突破,至今仍然有“辕剑外传比正传好”的说法。先不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可否认的是《枫之舞》《天之痕》《苍之涛》《汉之云》《云之遥》《穹之扉》这些外传副标题虽然富有诗意,却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与轩辕剑这个IP的联系,以至于很多人只知道《天之痕》,却不知道它其实是《轩辕剑》系列的一部作品,提到《苍之涛》大家都会说经典,但往往不会加上前面的”轩辕剑外传”几个字,把外传副标题当做单独IP对待也不行,取消副标题又不符合轩辕剑的传统,这就是症结所在。而我们再看看其他几个游戏,无论是仙剑奇侠传X还是古剑奇谭X,他们的续作都会沿用这个IP本身。
游戏发售时间缺乏天时地利人和
1999年末DOMO的《轩辕剑叁云和山的彼端》可谓是史诗般的作品,然而在当时这部游戏就需要至少1.3G的硬盘空间,和64M以上的内存配备,游戏640*480的分辨率也是同期国产游戏中最高的,这样的配置要求把不少玩家挡在了门外,所以那个年代,我们电脑上玩的更多的是配置要求低很多的《仙剑98》。
《轩辕剑外传汉之云》大陆版因为审批原因,比台版晚了一年多才发行,等简体版上市的时候,已经是盗版漫天飞了。随后的《云之遥》虽然采用了全程联网,但是代理商寰宇之星的服务器问题频出加之审批的滞后,使得玩家并未获得很好的游戏体验。2013年畅游代理的《轩辕剑6》在宣传上巨大的投入让人们看到轩辕剑崛起的希望,但因为游戏赶工和提前上市,导致了口碑的一败涂地。随后的《轩辕剑外传穹之扉》虽然在口碑上有所挽回但是代理商在游戏实体版本制作、售后等方面的问题,也拖累了游戏整体的口碑。
总的来说就是:好的作品赶不上好时机、好的宣传赶不上好作品、好的作品又赶不上好宣传,从客观角度看,《轩辕剑》总是欠缺那么一点运气。
轩辕剑粉丝偏小众化
相比于仙剑的“情”轩辕剑关注更多的是“义”。轩辕剑的粉丝,更多的是考据党、分析党、技术宅等等,轩辕剑的贴吧会经常因为汉之云中的某段三国剧情辩论上百楼,也会把《轩辕剑3》中出现的所有场景地名一一考据,甚至还有的游戏粉丝自己高清重制了《轩辕剑贰》,制作了一款名为《新轩辕剑贰》的同人游戏。轩辕剑的粉丝是国产单机圈比较特殊的群体,也正是这种小众使得游戏从粉丝向来说一直不温不火。你很难见到他们会一个人转发十几次同样的微博,很难见到他们刷有关轩辕剑的各种话题,很难见到他们在A站B站的弹幕里刷存在感。
《轩辕剑外传苍之涛》后的轩辕剑单机作品褒贬不一
在《苍之涛》后,DOMO小组后续的几款作品都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游戏的问题,也有研发经费的不足、人力物力的欠缺。受到盗版的影响,即使是《天之痕》、《苍之涛》这样的作品仍然无法大卖,加之大宇在端游领域的挫败,随之而来的是研发经费不足恶性循环。即使是近几年期待度和宣传力度最大的《轩辕剑陆》也为了缓解大宇的财政危机而提前发售,发售之初糟糕的优化和BUG令之前无数期待的玩家失望不已,这也沉重的打击了轩辕剑的口碑。以至于,《轩辕剑外传穹之扉》宣传之初,很多人再也不相信畅游的宣传,《轩辕剑陆》完全透支了游戏的信用度。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2015年3月26日上市的《轩辕剑外传穹之扉》获得了口碑和人气的双丰收,虽然该作仍旧存在许些瑕疵,但从各大游戏媒体的评分和粉丝的反馈来看,这绝对是DOMO小组经历《轩辕剑陆》沉淀后的一部回归之作。
台湾权威游戏媒体巴哈姆特给予这部游戏8.9分,这是《苍之涛》后轩辕剑系列最高的评价
总之,单机游戏是具有数十年积累的国产游戏IP重要的生命线,单机游戏兴则IP兴,单机游戏衰则IP败。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大宇和DOMO小组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从近期轩辕剑公布的一系列计划中我们已经可以初见端倪了。DOMO小组对轩辕剑IP未来的规划已经有了明晰的思路,简单来说就是“单机精品化”、“市场国际化”、“资源最优化”。目前国产游戏欠缺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技术,还有先进的游戏制作理念。想必大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在轩辕剑IP的经营上选择了一条更具国际化的方式。之前与日本东京电视台合作动画、将单机作品移植到次世代主机XBOX ONE与PS4,在Steam平台发售多语言国际版版(英文、日语、繁体中文、简体中文)等等连招,都是大宇对轩辕剑IP影响力重塑的一种努力。
如果说仙剑奇侠传的IP需要休养生息,那么轩辕剑的IP则需要除旧维新。最后引用DOMO小组一位研发人员的话“致力让游戏带来欢乐,光努力不够,用对力才能成功”。如何在这个具有25年历史的IP身上“用对力”,将决定轩辕剑未来发展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