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漫威为大家带来了十八部精彩的电影,随着《黑豹》票房的不断攀升,全球电影总票房排行榜当中现在已经有三部漫威的电影,分别是:《黑豹》、《复仇者联盟》以及《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如此高的票房自然也带动了演员的收入,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一下参与过漫威电影宇宙演出的演员中身价最高的15位演员!
No.15 克里斯·帕拉特(Chris Pratt)——4000万美元
在加入“银河护卫队”之前,克里斯·帕拉特已经因美剧《公园与游憩》(Parks and Recreation)而小有名气。但是《银河护卫队》这部电影对于漫威以及演员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在电影放映前,“银河护卫队”这个系列基本上只有死忠的漫威粉才知道。

不知道漫威为什么会冒险让这样一个不知名的团队影视化,不过最终的结果证明《银河护卫队》系列电影非常的成功。克里斯·帕拉特也因星爵这个角色而变得更加知名,由此他也获得了《侏罗纪世界》等一系列电影的主演机会,正是因为这样,克里斯·帕拉特的身价达到了4000万美元.


No.14 约翰·C·赖利(John C. Reilly)——4500万美元
约翰·C·赖利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毕竟很少有他主演的电影大热,不过他在很多热门电影当中都出演过一些幽默的角色。在《银河护卫队》当中他饰演新星军团在山达尔(Xandar)星的行政长官戴伊,尽管这个角色并不起眼,不过因为他出众的演技还是让很多人记住了他,虽然不知道他叫什么……除此之外约翰·C·赖利前后共有50多部电影电视作品,虽然他并非全部都是主角,但是因为作品多数比较热门,所以他的资产达到了4500万美元。



No.13 杰瑞米·雷纳(Jeremy Renner)——5000万美元
杰瑞米·雷纳还是一名歌手
杰瑞米·雷纳所饰演的鹰眼第一次出现在漫威宇宙当中是在《雷神》第一部当中。虽然他身为复仇者联盟的一员,不过却被称为“遗忘的复仇者”,原因就是他既没有大杀四方的超能力,也没有出众的外表(与其他复仇者联盟成员相比),自《复仇者联盟》上映之后,他是受到影响最小的一位演员。不过你们可能不知道,杰瑞米·雷纳除了演员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名歌手,所以他5000万美元的身家当中有一部分是靠音乐得来的。



No.12 格伦·克洛斯(Glenn Close)——5000万美元
这又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格伦·克洛斯在《银河护卫队》当中饰演新星军团的最高指挥官伊拉尼·雷尔,与约翰·C·赖利一样,这也是一个非主要角色。所以,格伦·克洛斯的资产与漫威关系不大。现年71岁从艺40多年的格伦·克洛斯有过6此奥斯卡提名,另外艾美、金球等影视奖项也都拿过不少,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了她的名字,美国剧院名人堂当中也有她的位置。



No.11 克里斯·埃文斯(Chris Evans)——5000万美元
美队没有进入前十
自2011年《美国队长1》上映之后,克里斯·埃文斯所饰演的美国队长这一角色就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爱。克里斯·埃文斯将漫威万神殿当中最公正和具有道德感的超级英雄演绎的非常形象。虽说一直有传言说《复仇者联盟4》将是他最后一次扮演美国队长,不管传言是真是假,反正在小编心里他永远都是美国队长。虽说他也出演过《神奇四侠》、《午夜邂逅》、《雪国列车》等,但是你能记住的依然是那个身穿红蓝挥舞盾牌的形象,这个形象为他带来了5000万身家的大部分。



No.10 本·金斯利(Ben Kingsley)——6000万美元
如果单纯比较演技的话本·金斯利在《钢铁侠3》当中的演出绝对可以排进漫威宇宙的前五名。《钢铁侠3》整部电影有两点让小编觉得惊艳,一是剧情的转折,本以为是幕后黑手的满大人竟然只是个演员,还是八流的那种;另一点就是本·金斯利的演技了。除此之外,本·金斯利与格伦·克洛斯一样,金球、艾美等主要影视奖项大满贯,还因《甘地传》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当然,这6000万跟漫威的关系不大。



No.9 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6000万美元
娜塔莉·波特曼在前两部《雷神》当中饰演索尔的女友简·福斯特。而第三部《雷神3:诸神黄昏》没有她的出现却成为《雷神》三部曲当中最成功的一部……娜塔莉·波特曼小编就不过多介绍了,除了两部《雷神》之外,她所主演的《星球大战》系列、《V字仇杀队》以及成名作《这个杀手不太冷》等电影每一部都是热门,所以娜塔莉·波特曼这6000万美元里面有一大部分是《星球大战》的。



No.8 格温妮丝·帕特洛(Gwyneth Paltrow)——6000万美元
格温妮丝·帕特洛在出演《钢铁侠》之前就已经名声在外了,虽说在《钢铁侠》三部电影、《复仇者联盟》以及《蜘蛛侠:英雄归来》当中出演小罗伯特·唐尼的女友小辣椒让更多人知道了她,不过在此之前她早以《莎翁情史》斩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这部电影也让她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另外,她还是一名作家,出版过美食相关的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