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不是只有烂片!还有很多冷门但口碑好并且斩获国内外大奖的好片!推荐一些小编个人非常喜欢的国产电影,均是票房不高但获奖很多,豆瓣评分较高的!
《活着》1994
导演:张艺谋
豆瓣评分:9.1

张艺谋最好的一部。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和男演员奖。根据余华小说改编,表现人在极端艰难的生存环境下可悲的顽强和坚韧,因各种原因不能公映。



《可可西里》2004
导演: 陆川
豆瓣评分:8.7

《可可西里》是一部真实的影片,真实的让人窒息。
“砰”,一个生命结束了,没有任何渲染,原来生命的结束竟如此的简单。天葬师的刀,神鹰的盘旋,喇嘛的颂经声,那是对生命的提示,尘世与天堂,究竟有多远的距离?



《我们俩》2005
导演: 马俪文
豆瓣评分:8.6
一个耗时三年的小成本电影。不过耗时三年啊,从经济学的念上来说,已经不叫“小成本”了。

影片讲的是一个在电影学院上学的外地女孩子到一个孤老太太独居的四合院租房子的故事。故事经历了春夏秋冬,女孩子和老太太也就经历了人情的冷暖四季。
根据介绍,这部影片是根据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的,的确应该如此,因为细节刻画的非常好。



《万箭穿心》2012
导演: 王竞
豆瓣评分:8.4

票房“万箭穿心”电影讲述出身底层的女主角泼辣、霸道,与家里人无法沟通,他在丈夫出轨时采取的极端做法,逼得丈夫跳江自杀,辛苦十年“挑扁担”供养儿子,替婆婆还债,最终却还是无法获得儿子的谅解…
电影剧情合理紧凑,有人认为甚至超越了原著,但票房还是变成了 “炮灰”。



《那人那山那狗》1999
导演: 霍建起
豆瓣评分:8.4
爸爸去哪儿里刘烨提到过,是刘烨第一部主演的电影。摄影很赞了,风景也很美,整部电影清新如画。

《那山那人那狗》改编自彭见明小说《那山那人那狗》,由霍建起执导,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反映邮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之一。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间中国湖南西南部绥宁乡间邮路上的故事:即将退休的乡邮员父亲带着第一天接班当乡邮员的儿子走那条已走了二十多年的邮路,一路跋山涉水,父子的短暂独处却改变了原来的微妙亲情关系,父子俩渐渐消除了心中的隔阂。



《逆光飞翔》2012
导演: 张荣吉
豆瓣评分:8.2
有梦想的人最幸福,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台湾电影在大陆票房遇冷了。尽管该片在金马奖上获得了三项奖项,并代表台湾参与了奥斯卡。

讲述一个天生失明但琴弹得很好的少年,遇见了爱跳舞却被迫放弃的女孩。他们之间互相鼓励,走出人生困境的故事。电影的主演之一黄裕翔在片中扮演的是自己,真人真事的情感演绎起来十分感人。好口碑遭遇低票房,有评论戏称:逆光飞翔,票房却折翼。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2014
导演: 李睿珺
豆瓣评分:7.9
乡愁是我们失去了心中水草丰茂的地方,作为一个独立电影导演的李睿珺,并不太被国内观众所熟知,但是他在国际上已然有了一些知名度。

这部电影讲述一对兄弟在一起过暑假。哥哥从小被爷爷抚养长大,弟弟则在父母身边。他们之间从小就有一些隔阂。暑假过后,爷爷意外去世,父母也没有来接他们,他俩决定骑着骆驼,凭借记忆,寻找在草原上的家。电影涵盖家乡,环保,亲情等主题,画面震撼,故事却轻巧从容。
虽然在火爆的国产电影中,这类文艺气质的片子存在感不强,但能让人看到华语电影的希望。



《斗牛》 2009
导演: 管虎
豆瓣评分:7.7
黄渤的封帝之作。这部《斗牛》是黄渤与管虎的第二次合作,获得金马奖七项提名,被影迷们奉为经典。

黄渤在片中饰演了一个落魄农民,因为“抓阄”,需要看管共产党留下的奶牛。但是,管理员不好当啊!日本鬼子、土匪、难民,都纷纷打起了奶牛的主意……电影几乎全靠“一人一牛”撑起来。有人评价电影像一部人兽版《鬼子来了》,喜剧版《活着》,甚至还颇有盖·里奇的味道。


